应城“四三”措施促进“三农”发展 |
应城网 2010-9-18 |
|
|
|
|
|
应城网讯(记者丁艳红 杨耀东 通讯员刘毅):应城市着力优化基层服务,开辟监督的“绿色通道”,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至9月10日,全市16个乡镇及部门、417个村(社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覆盖面均达100%,农村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9%,集体访同比下降31%,越级信访同比下降22%。
今年初,应城市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心态浮躁、工作氛围不浓、效能低下、作风不实”的问题,把干部、政策、服务“三进”农户活动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推向深入。市领导干部带头联系乡村和贫困户,乡镇每个干部驻1个村,市直部门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落实帮扶资金。元至8月,该市共修订和完善村级发展规划343个,帮扶项目125个,培植科技示范大户100多户,解决群众困难5000多件;开展农技、法律等讲座50余场次。
在“三进”的同时,应城市深化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已建立市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6个,村便民服务室415个。这些服务机构一面创新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一面拓展服务领域。现在,信访接待、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帮办和监督服务延伸到村组,做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市”。今年来,全市便民服务中心(室)接受群众咨询达1.5万人(次),排查农村各种矛盾纠纷539起,化解率达100%。
应城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在清理农村集体“三资”家底的基础上,组建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村集体重大资金支出、资产处置、资源变异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中心审核和备案。至9月上旬,共清理核实代管资金3749.63万元、资产1.68亿元、资源面积5.82万亩,增加集体收入1871万元,处置各种账实不符资金602万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3起,处分农村党员干部3人,反映农村干部问题的信访件与上年相比下降了34%。
应城市还进一步拓展党务、政务、村务“三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和程序,健全公开制度,群众最为关心、最想知道的事能够及时掌握,畅通了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渠道,许多问题解决在了基层。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