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投资滚滚来 ——应城市招商引资纪实 |
孝感日报 2003-12-22 |
|
|
|
|
|
     今年,应城市招商引资好戏连台,投资业主接踵而至。元至7月份,利用外资610万美元,同比增长71. 5%,内联引资2.95亿元,同比增长39%,兴办项目180个,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5个,外商投资企业3家。      商机处处有,为啥应城市这几年招商引进工作“一年一层楼,年年上台阶”? 
思想解放天地宽
     应城市委、市政府用招商引资的成果教育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招商引资的信心和决心。原市政府办公楼出让工程就是一个活教材。该地段地处应城城区商贸黄金地段,如果不出让,旧城难以改造,三产业难以快速发展。但市里通过市场的办法,引进赤壁老板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300个商业门店,解决1000多人就业。市政府没花一分钱,既改造了旧城,又兴建了办公楼,还拉动了城南新区投资建设,可谓一举多得。      事实让一直担心“肥水会流外人田”的人把心收回到肚子里,对市委、市政府竖起了大拇指,干部群众看到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巨大成效。思想的阀门一旦打开,怕失权、怕失利、怕失控、怕失祖业、怕失面子、怕背骂名的糊涂认识也随之被摒弃,招商胆魄更大了,眼界更开阔了,思路更宽了。      过去,招商引资只是政府唱独角戏,现在是市委、市政府、部门、乡镇、企业、客商、个人一齐上,人人讲对外开放,个个找客商投资,香港、深圳、浙江、福建等地到处出现了应城市的乡镇和部门负责人的身影,一份份精美《招商指南》,令客商刮目相看,大开放大招商的格局让人眼热。
真心真意唤东风
     西藏喜玛汽车工业公司和重庆宗申集团联手收购湖北神风金鹰摩托车有限公司以后,收购方要求在五天之内办理好新设立企业——应城驰骋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的银行开户、工商管理执照和税务登记等有关手续。市里组成专班急事急办,在市工商、税务、农行等部门的支持下,两个工作日便按要求办齐了有关证明手续。      按产业政策规定,投资者收购神风金鹰摩托车以后,需要到国家经贸委变更企业及品牌名称。由于国家经贸委面临机构和职能的调整等种种原因,名称变更遇到阻力。在该市市长聂元清等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经贸部门组成专班到北京、到武汉做工作,仅往国家经贸委就跑了五趟,终于赶在4月20日北京从严控制非典疫情之前拿回了名称变更公告,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了企业投资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成都新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收购应城市联碱厂后,产品的生产电费价格成为投资方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为此,应城市经贸局、电力局等单位多次到孝感和省电力局、经贸委汇报情况,争取支持。经过努力,达成了给予该企业以执行小化肥目录电价和高耗能产品生产用电优惠的政策支持。由于服务和协调工作做得主动有效,投资者坚定了信心,还准备将应城市磷肥厂也一并收购。      应城市对获取的信息,达成的意向,决不轻易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去年6月,鸿祥公司有意到应城投资,招商局等部门与城中办事处及时联系,及时沟通,达成投资意向。由于有关手续难以获批,投资方思想产生波动,有放弃的念头。针对这一情况,应城市领导和经贸等部门、城中办事处负责人一道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帮助客商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吃透精神,以心换心做工作,劝其坚定信念。同时,专班专人顶着酷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下武汉、上北京,通过各方努力,使该项目落户城中。目前,2000万元投资金已到位,6月份已经试生产,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创税收1000万元。      应城人凭着自己的一片真情,唤来络绎不绝的投资者。
优质服务留客商
     把投资者引来,只是招商引资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扎下根,把项目做大做强。市委书记何霞江说,留得住的唯一途径就是提供优质服务。      为营造良好的人文投资环境,应城市做到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的优惠政策,推行外商投资企业检查登记制度和收费制度,完善“牌证”保护办法,即外企客商工作证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办法,同时建立健全了“承诺服务”和“限时服务”制度。市纪委、监察局组成工作专班,逐一把重点企业保护牌和12家执法执纪部门的承诺书送到业主手里,坚定了投资者安心投资的信氦。 应城市各级领导不时深入引进企业,了解运行情况,协调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青啤应城公司整体收购应城市啤酒厂后,目前已形成10万吨规模,累计投资超过8000万元。市长聂元清等市领导多次带上专班,进行跟踪联系。真情感动了青啤公司老总,他们表示将继续进行扩能改造,争取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厂家。台湾永昌石膏公司落户应城后,市里对其实现“安静日”制度,公司目前累计投资已超过5000万元,形成6万吨高档石膏制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新组建的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被优良环境所感动,按计划形成纯碱、氯化铵双8万吨的生产能力后,还将准备收购市磷肥厂,实施年产10万吨聚合磷酸钠和年产15万吨复合肥项目,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经营规模。      一个个做强做大的企业,就是一则招商引资的活广告。应城市的投资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一展身手。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