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财政局着力推进财政管理“十个全覆盖” |
应城网 2010-11-2 |
|
|
|
|
|
今年以来,应城市财政局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以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与管理为重点,把反腐倡廉“十个全覆盖”工作与财政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立足财政职能,结合具体工作,开展财政系统“十个全覆盖”工作。
坚持抓探索,推进部门预算管理全覆盖。切实加大综合预算编制力度,严格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单位所有的收入、支出全部在部门预算中完整反映。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追加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做到年初有预算,年中有检查,年底有决算。2010年,市直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单位157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达8.8亿元,覆盖面达到100%。
坚持抓延伸,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按照“完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的要求,经过精心组织,精心运作,成功地实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纵向延伸到乡镇、横向延伸到二级单位,建立了财政局域网、城域网和信息网,实现了财政资金“五直达”,即税收收入直达国库、非税收入直达专户、干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专项资金直达项目、公益经费直达服务中心,实现了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
坚持抓拓展,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全覆盖。从“源头控收”着手,认真清理收费罚款项目,加强财政性票据资格审批电子政务管理和票据发放服务流程管理。从创新征管方式着手,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全面推行“单位开单、银行代收、财政统管”征管模式, 2010年,市直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单位139户,收费项目443项,涵盖了全市所有执收执罚单位。
坚持抓完善,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全覆盖。 围绕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力度,着力提升采购规模和效率。今年,共有157个单位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预算编制面达到100%。完成政府采购金额7873万元,同比增长15.4%,节约资金1095万元,节约率12.2%。
坚持抓代理,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全覆盖。对全市417个行政村全面实行“三资”监管代理制度,依托原“双代管”中心建立起17个代理服务中心,实行电算化管理,负责各村资金、资产、资源使用、运作、开发等情况的审核、指导、监督,并进行账务处理,规范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
坚持抓服务,推进乡镇行政服务网络体系全覆盖。近年来,全市17个乡镇办财政所受托建立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将乡镇财政、计生、民政等部门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设立城镇低保、社会救助、军人优抚、计划生育、法律服务、会计代理、养老保险、劳务征管、科技咨询等九个服务窗口,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岗位职责“六公开”,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
坚持抓公开,推进财政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全覆盖。办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及时上网更新党务、政务和三农政策信息。今年以来,共公开财政专项资金24项,金额 20578万元,涉及410463人(户)、710个项目,发布各类政务信息226条。全市共设置84个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并深入村组开展流动查询,实现了市、镇、村、农户查询点“全覆盖”。
坚持抓规范,推进财政资金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各项财政性资金项目、涉农补贴资金及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挪用,确保每笔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严格实行5级审批机制,在每个环节内部,均设有审批岗,由管理股室股长审批。严格实行“分开管理、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国库印鉴管理办法,增强资金调度透明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坚持抓预防,推进财政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全覆盖。按照“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的原则,重点围绕“八查”,即查预算管理权、政府采购权、资产管理权、财政监督权、会计行政许可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权、专项资金管理权、内部事务管理权,全员查找,全面梳理。全局共排查风险点227个,制定《财政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方案》,形成“靠改革理财,按规矩办事”的机制。
坚持抓宣传,推进财政廉洁教育全覆盖。把财政系统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辟廉政文化宣传专栏,突出先进思想和廉政文化内涵,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即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单位、进家庭、进住点村、进招商引资企业、进服务对象,引导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廉洁理财、服务兴财,自觉增强廉洁意识。(李波龚建秋)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