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的坚守——记优秀共产党员、应城市陈河镇水利站技术员张习平 |
孝感日报 2010-11-22 |
|
|
|
|
|
■特约记者程国辉丁艳红 从1986年开始接触水利工作以来,24年间,他由当初的门外汉,逐步摸爬滚打成享誉一方的水利管理者和技术尖兵。在镇、村水利建设和工程管理中,他甘当其责,勇挑重担,围绕“水”字作文章,紧扣“源”头增水量,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保障农业灌溉、改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也因此赢得了水利“守护神”的雅号。他就是应城市陈河镇优秀共产党员、水利站技术员张习平。
钟情水利写执著 进入11月上旬以来,陈河镇正式启动了集镇街道干线两侧绿化亮化、人行道拓宽、下水道疏浚、自来水管铺设等多项建设的综合改造工程。镇里原本打算请交通部门的一位工程师来设计,费用少说也得五六万元。张习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要求担任设计员。通过一个星期的实地勘测、放线和工程预算,目前,这项投资近300万元的民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1984年7月,张习平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当年被村里推选为团支部书记。1985年初春,因镇水利站缺乏技术人员,素来对水利工程感兴趣的他,幸运地被选中。
打铁须得自身硬。为了系统地掌握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张习平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还利用网络、报刊、杂志自学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远程教育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
“工程是百年大计,要‘铜帮铁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4年来,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陈河镇周边经张习平施工的大大小小120多项工程没有一项不合格,其中集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工程设计等20多项工程获得优质奖。他的“四早五定三把关”的施工经验(即早安排、早勘测、早设计、早施工,坚持定方案、定任务、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严把设计、审核、验收关),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1996年,张习平接到汉北河治理任务。拿到设计方案后,他觉得此方案不能保证“河成堤成”,并且时间跨度很长。张习平根据图纸,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3700多米的堤段面普测了一遍,又重新画段面图、画填方和挖方段。那时,尽管妻子临产,但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张习平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和3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抢晴天,战雨天,吃住在工地上,直到工程完工。本来需要两个月完工的事,在他的全程监理下,不策划参谋显能耐仅节省了一个月的工期,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工程费用60万余元,此工程荣获该市水利优质奖,他当年被评为孝感市劳动模范。
疏浚整治湖垸河道是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恢复河道功能、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张习平的努力下,近5年来,陈河镇已累计完成疏浚大小河道、沟渠150条,累计完成加高圩堤280.8公里,新改建三闸25座、排灌站30座,新建护岸53.5公里,提高了防洪、排涝、调蓄的能力。通过维修改造农桥20座,建成节水灌溉示范基地15个、18500亩,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赢得了群众一片赞誉。
2009年7月23日,应城南部地区突降特大暴雨,陈河等乡镇6小时普降大雨240毫米,为历史罕见,老县河水位猛涨,造成严重的外洪内涝。张习平被任命为镇防汛技术组组长。接到指示后,他迅即和防汛突击队员一起吃住在临时指挥部,24小时严密巡堤,认真分析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在预测洪峰对内湖河段造成严重威胁时,有人主张要大规模转移群众,张习平拿出准确数据提出无需大规模转移群众,只需将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安全撤离即可。当洪水漫过子桥,造成严重阻水时,有人建议对老桥实施爆破,张习平认为晚上在水下实施爆破难度极大,细心的他发现内河后续洪水正在消退,因此果断地建议无需爆破老桥。他的这些正确建议都及时被防汛指挥部领导采纳。
无私奉献写爱恋 去年8月底的一场秋汛,使整个陈河镇的防汛任务异常严峻。张习平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带领水利站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施工和防守断面,查险情,防渗透,堵管涌,他既是技术员,也是突击队员。8月23日晚7时许,在该镇大湖垸,堤面已经严重裂开,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倒堤的危险。正在团结垸巡堤的张习平,冒雨连夜赶到5里之外汇的大湖垸,通过观察分析,准确判断,他建议引水到子沟渠,从那天晚上一直到次日晌午,湖垸终于保住了。
遭遇干旱,上高关买客水是常事。先前,由于技术员疏忽和沿途防守引流不畅,损失七八万元水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去年,镇委委派张习平上高关买客水。接到任务后,张习平带领指挥部驻守在京山新华粮站,具体掌握测量交流,另在10个闸分别安排4个劳力,日夜坚守,最终将买回的1000多立方米客水成功引入陈河镇境内。经过测算,他们节约了2万多元的水费流失。
水被引到陈河镇境内后,要分到村和种粮大户,也是一个难题。但张习平却能根据流速仪,准确地测量出每个时段的水方,并分配到每个村、每个农户,群众们都说,分水靠习平,他们心服口服!
张习平作为聘用制人员,现在每月只领五六百元的工资。当初和他一起干水利的6人,只有他选择留了下来。张习平说,人之志,无所谓高远。在水一方,当守护和治理一方水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