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不断引领应城水产事业前行 |
应城党校网 2010-12-25 |
|
|
|
|
|
要找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就必须结合应城水产实际,紧扣“科学发展新水产,现代渔业上水平”主题,全力创建全省水产大市,加强“五大”水产特色板块基地建设,推进水产品健康养殖工程,关注民生,壮大水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水产地位和形象,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武装,全面提高水产系统党员干部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才能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地位,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学习是基础,实践是目的。要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首先认真学好学懂科学发展观,夯实理论基础,为在水产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保证。
1.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局党组为了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理论学习中,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均自觉参加,每人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在1万字以上。
2.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学,坚持每周三、周五集中学习,平常靠自学,做好自学笔记,做到工学结合。 3.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单位考察学习, 鼓励干部职工到市委主办的理论学习“超市”,积极参加有关科学发展观专题自主选学。邀请市政协、市委宣传部领导进行专题辅导讲座。
4.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效果。结合学习的重点内容,采取举办专题讨论会、学习体会交流会、办橱窗、办学习园地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学习、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通过学习教育、培训考察,使水产系统党员干部学业务、学知识的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全体党员干部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发展进程,促进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市水产产业发展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渔业建设要求和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链”的模式,促进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我市南部湖区乡镇,重点发展蟹虾混养、蟹鳜套养、虾稻轮作养殖;西部乡镇重点发展温育敞养甲鱼;北部和东部乡镇重点发展名特优立体精养;中心城区及沿汉宜线、八汤线、烟应线重点发展垂钓、休闲、观光渔业。着力发展水产特色板块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河蟹、甲鱼、鳜鱼、小龙虾、水蛭等五大名特优水产品,使名特优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82.7%。
1.调整养殖模式,更新水产养殖观念。要使水产品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必须瞄准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如现在的河蟹、鲫鱼的市场需求都是要大规格的,甲鱼要野生的,如果养殖模式还是象以前那样一成不变,那么养殖效益将很难得到提高。同时要根据苗种来源及养殖技术,因地制宜,积极推行鱼蟹、鱼虾、鱼鳖、蟹鳜以及虾蟹等多品种混养模式,使当家鱼类和特种水产品协调发展,促使水产养殖户快速更新水产观念,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2.着力推进健康养殖,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为着力点,切实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实施办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督促和指导广大水产养殖户做好养殖生产日志、养殖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等“三项记录”。二是抓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在巩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市汤池中华鳖养殖总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09年,龙赛湖养殖场要达到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杨家澥特种水产养殖场、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要达到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三是加大对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对全市所有渔具渔药销售店进行登记造册,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督查,打击非法渔具渔药等水产投入品,做到产品质量从源头产地到市场的全程监控。四是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无公害产地、产品“一体化两认”范围,在黄滩、杨河、杨岭开展三个无公害产地九个无公害产品的“两认”工作,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精心搭建信息平台,优化服务手段。一是积极筹建应城水产网站。网站分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建政务、廉政网页、渔业信息、科技推广、市场行情、质量安全、渔业政策法规、渔政管理、服务专区等几大版块,可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水产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交易互动。二是开办“渔业科技大讲堂”,选派经验丰富且长期从事水产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利用应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向养殖户推介先进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破解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生产水平,大力促进水产科技成果的转化。
4.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市场竞争力。规范运作现有的四个水产专业合作社,支持他们积极开展活动,发挥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优势作用。在杨河、黄滩、郎君等地继续组建三个以上水产专业合作社,在龙赛湖组建小龙虾协会组织,不断提高我市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闯市场的联合舰队。
5.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全市水产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就必须给广大水产养殖户以大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一是进一步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使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我市水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信贷部门应加大对水产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养殖规模和生产周期,合理确定信贷额度和归还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水产养殖户的资金需求。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开展“三进”农户工作,切实让渔民得实惠
以广泛开展干部、政策、服务“三进”农户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力促我市渔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切实让渔民得实惠。
1.转变干部作风,落实惠农政策,服务改善民生。要深入渔户,体察民情,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要到水产生产第一线,与水产养殖户面对面接触,传递政策和信息,指导渔业生产,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并发放帮扶资金。
2.宣传政策,采集民意,赠送渔需物资。为了鼓励渔民大力发展水产生产,定期到联系基地和联系户家中调查走访,宣传上级发展渔业生产的科技政策、渔业法律法规和惠渔政策,宣传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宣传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作用,传播水产业发展态势和水产品行情信息,让渔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足用活政策,向渔民赠送渔需物资、技术资料和养殖日志。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在科学发展观不断引领应城水产前行的今天,应城水产人将继续以“创建全省水产大市”为目标,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创造应城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业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