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 |
应城党校网 2010-12-26 |
|
|
|
|
|
乡村旅游业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成为旅游新时尚、新追求。在应城11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有“应城三宝”——汤池、岩盐、灵芝草的传说,现有一泉(汤池温泉)、二矿(膏矿、盐矿)、三山(团山、伍家山、烧香台)、四水(短港水库、渔子河水库、东西汊湖、龙赛湖)、五胜(门板湾遗址、文峰塔、红堂、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历史传说和掌故,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的提升。乡村旅游把城市的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不断改变农村原来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
2.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餐饮、休闲服务、交通运输、旅馆、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相关产业从业者,给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3.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事实证明,凡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往往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对道路、水、电、通讯、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改造,更加注重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这样就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从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大幅度改善。
4.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和产业链条的延伸。虽然汤池温泉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已成为省内旅游市场的一张名片。但是,汤池温泉存在产品单一性、假日性和季节性的问题。只有依托汤池温泉,加快发展与之相配套、相呼应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弥补现有旅游产品的不足,促进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汤池镇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二、乡村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1.缺乏科学规划。我镇乡村旅游资源虽然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发展乡村旅游上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包括乡村旅游的形式、内容和功能定位,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布局,旅游基地、旅游产品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没有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就会盲目的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和旅游产业开发成本的增加。
2.缺乏配套政策。要鼓励和引导多种成分投资旅游项目,就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档次的投资主体参与其中。目前,虽然各级对加快旅游业发展非常重视,但配套的扶持政策还比较欠缺。如保护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
3.缺乏资金投入。近几年,尽管镇政府加大了对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投入,建设速度加快,完成了一批投入资金量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是,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显得档次不高、功能不全、环境不美,游客的满意度不高。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设需求与乡镇财力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4.缺乏文化氛围。旅游业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文化在旅游经济中有着杠杆和牵引的作用。汤池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红色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民间传说的、有史料记载的……但目前只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缺乏挖掘、缺乏宣传、缺乏氛围。要真正吸引游客,就必须真正认识自己的特色资源,高度重视自己的特色资源,舍得投入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一)基本类型
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汤池旅游业特点和自身优势,汤池镇乡村旅游业应发展以下四种类型:
1.观光型。以“动眼”为主,组织游客参观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和经营模式,或参观乡村民居建筑,或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或瞻仰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等等。
2.品尝型。以“动口”为主,以尝鲜为主要目的。让游客到农业基地、瓜果菜园、垂钓池塘自己动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达到陶治情操,修身养性,增加吸引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3.体验型。以“动手”为主,通过组织游客参加各种各样的农耕活动,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经营管理以及农家特色饭,从体验农村生活而获取乐趣的角度吸引游客。
4.综合型。以汤八线现有的农舍为基础,通过结构改造和增加内部设施,改善条件,开展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游、玩、购,把绿化生态农业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满足城市居民向往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二)主要对策
围绕以上四种发展模式,要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1.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推动,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因此,要将农民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创造农民就业机会。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二是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在无风险的情况下大胆进行尝试。三是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也是旅游资源”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五是培植一批典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帮扶,信用社贷款扶持等机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示范户,逐步形成专业村,从而辐射、带动周边村组。
2.统筹规划,形成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对发展乡村旅游业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地方,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做好村庄建设规划。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生产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3.创新体制,拓宽乡村旅游的投资渠道。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把发展乡村旅游的投入计划纳入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之中,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其中;要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政策、农民、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转变观念,运用市场化的办法,加大闲置房屋、土地等资产的盘活与利用,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将闲置资产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解决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
4.因地制宜,精心培育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就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
根据地域特点、旅游市场需求和项目空间布局,汤池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可以着力构建形成七大类旅游产品。其中重点突出商务旅游、养生康体、革命教育、乡土风情旅游产品,有序发展休闲度假、历史文化、自然观光等辅助旅游产品。一是以革命遗迹参观,革命教育学习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教育旅游产品,包括“陶铸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二是以工业遗产体验,工业历史文明参观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包括“红堂膏矿”、“砖窑”、“红堂野战区”等。三是以展现地域多元文化精华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温泉诗歌”、“养生史话”等。四是以农业观光、休闲、文化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土风情旅游产品,包括“喜地果园”、“满地粮园”、“梧桐茶苑”等。五是以企业商务活动场所和商务人士度假场所为主要内容的温泉旅游产品,包括“温泉会务”、“温泉保健”等。六是以开展运动休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如划船、自驾船、滑水、赛艇、垂钓等。七是以水产观光、食疗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养生康体旅游产品,如养生食品体验、各类美食大赛、特色小吃展示等。
5.深入挖掘,努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汤池的文化资源可以概括成“一个传说”,“一首古诗”,“一个摇篮”,“一位名人”。汤池的得名源于一个“玉女下凡”的美丽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并挥毫写就“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佳句;汤池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鄂中抗日干部的摇篮;数学家陈景润曾在汤池疗养,且留下了与夫人由昆的美丽爱情故事。除此之外,景区周边还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文峰塔、孔庙、门板湾遗址、陶家湖古城墙遗址、蒲骚古城遗址、战国墓群等著名遗址。
要依托汤池丰富的文化底蕴,打造其独有的文化品牌。可以深入开发李白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市场开发推广中通过独有的文化魅力来吸引游客。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使游客既能想象,又能体验。比如佛教、道教的养生之道,茶的养生之道,中医、食疗功效,冥想和瑜珈等传统养生方法,并结合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元素,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