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研制“一张网” 增税四千万 |
应城网 2011-1-5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讯:“2010年4-12月,应城市被纳入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系统的535户企业税收同比增收4000多万元。”应城市地税局局长陶强华表示,取得这个成绩最大的功臣是该局自主开发的重点税源监控系统。
据该局信息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目前这个系统,具有数据分析、预警、挖掘等十几种特别功能,而且全市辖区内的重点税源已全部进入了这个 “监控网”。
“电子法眼”:让每个指标“清楚坦露”
其实,应城地税局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但由于数据还不完整,重点税源管理仍面临监控指标缺乏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税源监控系统就应运而生。
据主持开发这一监控系统的应城市地税局副局长罗伟介绍,该系统有如一个“电子法眼”,摒弃了原有的数据采集方式,采取数据审核、催报等自动化管理。通过该系统,只需每月填报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申报和财务报表数据,系统会自动从核心征管软件中导入纳税人基本信息和缴税数据,即时对企业填报数据审核提用即可。
“各级税收监控员只要登录系统管理端,就能看到全市535户重点税源企业的财务、产品、实现税收、入库税款等全方位信息。”陶强华说。
从技术人员的演示中得知,这个系统不仅统一了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主要产品指标和生产经营指标的采集项目、标准和类别,而且还针对应城经济特点,重点对盐、纯碱、氯化铵、石膏、膏粉等主要产品价格、产量指标,以及电耗、煤耗等指标进行采集,为各级地税部门提供了大量分析数据。只要登录该系统,税收管理员和税收分析人员就可以根据需要查找数据,非常方便。
预警提示:让每个异常“无处藏身“
其实这个系统,最值得注意的是设置有预警模块,它可以对监控企业的主要指标进行预警。也就是说,只要企业的主要指标出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筛选出被预警企业的清单,并对疑点指标作出预警提示。税收管理员看到预警提示,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查找管理中的问题,提前化解税收管理风险。
“如果没有重点税源监控系统,税收指标异常的企业可能很难被发现。”该局建安办主任褚利民认为。去年5月份,该局在建安行业先行试点的过程中,通过该系统发现一户红色预警企业。经过对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已缴营业税额、税负、毛利率等指标的分析评估,发现该企业缴纳税额偏低,财务核算有问题,涉嫌偷税,并将该企业移送稽查部门,查补入库税款79万多元。
通过该系统,全局税收管理员和监控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快速、准确地了解重点税源企业的各项指标。统计显示,该系统运行半年来,占全市税收总量的74.2%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纳入监控,监控户数占全部登记企业户的70.4%,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270多条,通过核查处理,发现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线索10多条,共查补入库税款500多万元。
B/S/S模式:让每个数据“安全准确”
对于这个系统,省地税局收入规划处处长艾斌提出,该数据库系统在完整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有很佳的确定系数,能够满足和作为省局核心征管软件的配套和补充要求。
据该局技术人员反映,这个监控系统在设计上采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浏览器的三层结构模式即B/S/S模式,设置的指标采集、数据查询、分析预警3个子系统20多个应用模块,均可通过对指标异常户进行两级案头分析及管理分局交叉派工核实等方式实现税源预警管理,通过深度加工和分析应用“大集中”返还数据等方式实现宏、微观税源分析。
“考虑到基层一线征管需要,该系统涵盖以前传统的税收管理员手册和征管台账全部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大量复杂的数据计算工作,替代人工劳动,提高数据信息准确度,减轻管理员工作量。(通讯员何东方 李华新)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