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投入1720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荆楚网 2011-2-11 |
|
|
|
|
|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郑蕾)2月10日,应城市委书记朱高文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上宣布:市财政列支1720万元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中支农资金300万元、菜蓝子100万元、农村安全用饮水200万元、农机维修150万元、水库整险加固45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补200万元,此决定已经列入应城市委一号文件进行执行,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0%以上,粮食总产38.43万吨。
2010年,应城农民人均纯收入7028元。特别是应城市粮食总产37.6万吨,糯稻种植面积32万亩,居全国第一;家禽存笼和禽蛋产量分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孝感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7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8万亩,整理高产农田1.5万亩,引进农业项目67个,总投资10.3亿元,改造小(一)型水库3座,扩挖塘堰122口,新增蓄水156万方,成片造林2.5万亩。 今年,应城市按照“调整结构创特色,夯实基础保增收,壮大龙头兴产业,创新服务促发展,落实政策惠民生”的基本思路,突出重点,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抓好蔬菜、糯稻种植和特色畜禽、水产养殖。
应城市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扩大时令蔬菜、盐渍蔬菜、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稳定30万亩优质糯稻面积,抓好古越龙山、五粮液等知名酒业集团10万亩无公害优质糯稻订单生产,支持豪丰、超禾等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打造全国糯稻生产第一市。
发展特色健康养殖,应城市重点抓好杨家澥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龙赛湖生态养殖示范区、汤池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等养殖基地建设;新建万头猪场和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各2个。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城市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重点完成7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及8座小(二)型水库溢洪道扩挖、25处农村机泵站维修改造等工程。
农产品加工方面,应城市加大招商引进力度,切实推进糯稻、獭兔、狼头鹅、野猪、禽蛋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部门服务方面,应城市探索“管理在市,服务在镇”的“派驻制”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今年新增流转面积1万亩。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家以上。加强种子、农药、兽药市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全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