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立足“五早”狠抓科技备耕 |
应城网 2011-3-2 |
|
|
|
|
|
应城网讯: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以来,应城市农业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以及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等会议精神,立足“五早”,科学制定生产发展规划,认真筹备全省春播现场,广泛开展科技进村入户,积极组织质优价廉农资,指导群众狠抓春季田管,全市春耕备耕生产高潮正在迅速掀起。
生产规划早制定。2月21-22日,应城农业局组织四个专班就农民2010年农作物种植意向和当前春耕备耕情况对九个镇的180个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今年农作物意向种植面积将增加,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布局将呈"三增一减"(即粮食、棉花和蔬菜播面增加,油料播面减少)态势。根据农民种植意向,结合全市生产实际和市场走势,我局科学制定了全年农业生产规划。今年全市农作物计划总播面为145.99万亩,比上年增加1.17万亩、增0.8%。其中,粮食播面扩大到85.85万亩,同比增加2.7万亩;在粮食作物中,水稻面积62.14万亩(早稻14.2万亩,中稻31.74万亩,晚稻16.2万亩),同比增加0.57万亩。棉花面积5.5万亩,同比增加0.22万亩;蔬菜复种面积23.1万亩,同比增加0.35万亩;油料面积27.86万亩、同比减少2万亩,其中油菜籽面积25.5万亩、同比减少2万亩。力争全年粮食总产38.9万吨,油料总产3.2万吨,棉花总产5800吨,蔬菜总产62万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春播现场早筹备。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今年4月上旬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我市主要承办油菜高产创建、早稻生产、春园食品公司农产品加工三处现场。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办好此次现场会,从去年12月份开始,市农业局先后制定了《2011年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准备工作方案》,《应城市现场会田店早稻、城北油菜高产创建、春园食品公司农产品加工等现场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副市长袁长祥任组长,农办、农业局、杨河、田店、城北、春园食品公司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农业局、农机局、城北办事处、杨河镇、田店镇、春园食品公司相应成立了工作班子,并落实了工作责任包保制度;农业局组织人员对现场会范围内的面积、作物、农户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目前油菜高产创建现场的试验示范、高产样板和展示牌已完成,早稻生产现场的展示内容及布局已制定、面积已落实到户、用于机械插秧的软盘土正在整晒、种子已调动到位;春园食品公司正在进行院内环境整治、盐渍食品原料调进和机械设备调试等工作;现场会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生产资料早调运。今年全市春播计划面积55.78万亩。据测算,共需化肥4.95万吨、农膜415吨、农药45吨,各类农作物种子256.4万公斤。为保证春耕生产需求,应城市农业局会同生资、供销等部门,早谋划、早动手,积极组织调动价廉物美农资。目前全市已备化肥3.52万吨、占总需求量的71.1%;已备各类农作物种子208.2万公斤、占需求总量的81.2%;已备农膜380吨、占需求量的91.6%;已备农药40吨、占需求量的88.8%。
田间管理早动手。开年以来,应城市农业局已组织20名技术人员分赴全市各地指导农民开展了以抗旱为主的田间管理工作;已累计投入劳力10.8万人次,资金1000多万元,农业机械100多台套,对小麦、油菜等田间作物进行沟厢升级6.5万亩,抗旱放水4.2万亩,追施拔节肥、苔肥440多吨,中耕和化学除草12.2万亩次,施用药8.5万亩次。各项田管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两夏"作物苗势的转化升级;据我局2月23日调查,全市小麦一、二类苗面积比重为27.8%和44.9%,分别比今年元月份增加0.2个和0.4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面积比重为28.2%和45.7%,分别今年元月份增加0.3个和0.5个百分点。"两夏"作物苗势的转化升级为农民今年夏季作物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入户早进行。开春后,我市整合农业部门技术资源,围绕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建设优质水稻、双低油菜和精细蔬菜三大板块,办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着力推广优新良种技术、轻简栽培集成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六大实用技术。一是编印了《应城市2011年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应城市2011年春夏播主推技术》、《应城市测土土配方施肥手册》、《应城农业科技》、《应城市2011年稻麦棉油病虫害发生趋势》等宣传和技术资料3万多份,并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二是成立了由15名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组成的宣讲团,采取集中讲授、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场,培训和接受群众咨询1600人次;三是结合当前春管和全省春播现场落实工作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培训,目前已在杨河星火村、田店肖黄村、黄滩临江村、三合对面村、城北魏河村开展技术培训5场、培训农民1500多人次;四是利用市电台和电视台这个宣传平台,就当前"两夏"作物田管、今年春播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办《农业科技大讲堂》二期,收听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 (杨文献)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