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镇:春来荒野植绿忙 |
应城网 2011-3-14 |
|
|
|
|
|
特约记者/陈金中
应城网讯;“我栽种的都是绿化苗木,将来不愁销路。”3月11日上午,在应城市陈河镇林场,古堤村建筑老板徐培根一边忙着指挥工人植树,一边对笔者说。2011年元月以来,他共投入30多万元,对荒芜的镇林场进行重新开发,建设绿化苗圃基地260亩,主要栽种红叶石楠、桂花、樟木等8个品种的绿化苗,三年后每年可增值10万元以上。
近年来,陈河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湖垸防汛和血防工程,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实行内引外联,利用社会资金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开荒”的热潮。
汤庙村跑马山原来一直种植花生,效益不高。2010年5月,该镇引进武汉康圣药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开发金银花种植基地。目前已建好围墙、厂房,正在进行安苗,当地已有20多名农民在基地打工。“我们准备把基地发展到300亩。”公司老总张明智信心十足地说。
王郑村青年吴登文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听说镇里鼓励开发荒山。他说服妻子回到家乡,投资50多万元在吴湾大堰冲开发农庄,准备种植梨树、板栗60亩,目前已种植30亩。“现在国家政策好,对农业支持大,我觉得在农村创业一样有‘钱途’。”当笔者问起他回乡的初衷时,吴登文毫不掩饰地说。
在镇政府的倡导下,该镇农民还纷纷进行河滩、湖垸速生林开发,全镇林业呈现林、果、药、苗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目前,已在县河西堤河滩、芒洞湖、大湖垸、团结垸等处种植意杨8000多亩;在立岭山、架子山、周郑山等发展果园2000亩;在葫芦山、跑马山发展药材500亩,还发展苗圃400多亩,越来越多的荒山荒坡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