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应城市发展旅游业走笔 |
应城网 2011-3-16 |
|
|
|
|
|
应城网讯:阳春三月,驱车行走在宽阔平坦的应城市八汤线旅游公路上,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香扑面而来,两旁的绿化景观带赏心悦目。沿线"农家乐"、五龙寺宗教文化园、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汤池温泉景区二期工程等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好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春的宁静和涌动的建设热潮构成了一副和谐美好的画卷。
从11万到110万
春天是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时节。当下,应城旅游业就象这年轻的三月,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据该市旅游部门统计,2010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而翻阅《应城统计年鉴》,200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仅1500万元。从11万人次到110万元人次,这不禁让人思索,在这短短的5年多时间里,应城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蜕化与裂变。 "十一五"期间,应城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4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年均增长11%和13.8%。旅游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年增强。 "十一五"以来,应城旅游功能不断完善。现有A级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2家),星级宾馆10家(其中四星和三星各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星级"农家乐"13家(其中四星级2家),旅行社4家,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场所80多家,床位4000余个,餐位7000余个,日接待能力过万人次。
从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
应城有"三宝":石膏、盐岩和温泉。其中温泉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水温高、水质好,而且有"玉女下凡"、"李白作赋"、"红色鄂中"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旅游业而言,资源与文化无疑是一对绝佳的"孪生娣妹",这引起了被誉为湖北旅游界奇才、现湖北温泉旅游协会会长曹江城的极大兴趣。
2004年11月,武汉丰太集团总经理曹江城到汤池温泉实地考察后,迅速与应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协议,决定投资开发汤池温泉,从而拉开了该市旅游业发展的大幕。
从考察到规划设计、到投资开发,再到2005年9月28日建成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个投资1.5亿元,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生态旅游、红色教育及完善的住、购、餐等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景区展现在游客面前。当年开业仅3个月,景区就接待游客22.6万人次,成为湖北旅游界一匹"黑马"。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2009年"五一"节后,总投资15亿元的汤池温泉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内容包括:五星级酒店、高端温泉会所、体育主题公园、主题游乐中心、大型会展会议中心、大型生态美食区、生态绿洲、农业观光与湿地公园、庄园别墅、特色商业小镇、红色教育和奥赛夏令营培训基地、汤池旅游服务职业学院等。目前,五星级临湖餐厅、高尔夫练习场、高端温泉汤屋花园别墅群、大型生态美食区、主题游乐中心等项目已投入运营。
汤池温泉景区的成功引进与开发,带动了应城旅游开发热潮,也促使应城旅游产业得以初步形成。5年多来,先后有投资1.3亿元的四星级金港九辉国际大酒店建成开业,投资3500万元的全省首个原生态风情古街--汤池西街开业,投资800万元和1200万元的集园艺、观光、餐饮、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五龙山庄和雅园等生态农庄相继建成营业。另有总投资80亿元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已奠基开工,旅游通道、主碑广场、膏盐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等一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总投资4.5亿元的五龙寺宗教文化园项目其大雄宝殿、购物一条街、迎宾楼等工程已完成;总投资过千万元的北冰洋度假村、农耕年华、香湾休闲农庄、彼洋休闲农庄等规模"农家乐"也正在紧张施工之中。
从一个工矿城市到一座旅游城市
"十一五"以前,应城是一座典型以资源为主的工矿城市。随着汤池温泉景区的成功开发,应城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2006年,在应城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2010年,应城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三基地(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一示范"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三大版块"建设(东部循环经济版块、中部高新技术版块和西部旅游经济版块),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认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政府引导。为加速应城旅游产业的发展, 2005年,应城市委、市政府拿出人员编制,单设市旅游局,并编制了《应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汤池温泉、伍家山、渔子河等景区景点详规。2006年,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政府主导谋发展,部门支持促发展,社会参与推发展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前不久,该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应城旅游产业的决定》和《应城市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从土地政策、税费减免、行业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形成了浓厚的旅游发展氛围。
"十一五"以来,应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旅游发展。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城区主干道黑化、汤八线刷黑改造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了汤八线旅游景观带,新建了巡检至短港旅游专线公路,对烧香台景区入口处路网进行了改造;投入8600万元新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资金按四星级标准新建了旅游公厕,设立了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导览图,成立了应城旅游客运公司,安装了旅游交通指示牌和景区指示牌,在主要街区设立了公用电话,完善了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娱乐三条街道的改造建设;投入3500万元也对汤池街道进行了徽派改造,安装了仿古街灯、铺设了彩砖,加强了通信、医疗、商贸、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该市汤池镇和洪河村分别作为全省首批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创建成功,全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成功和武荆高速的顺利通车,应城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打造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温泉行业唯一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名片,抓好"一轴线、三景区、多节点"的旅游特色化空间格局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的全省一流温泉度假旅游城市一定会迅速崛起。(刘毅)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