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兽医局将技术培训“搬到”群众家门口 |
应城网 2011-4-3 |
|
|
|
|
|
应城网4月2日讯(记者沈梦莹 特约记者程国辉 通讯员刘应明)“这个猪舍内的窗户是不需要的,它只是具有采光功能,不需要通风。”“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停电的问题,应急的,如果你有发电机,那这个窗户就一年四季都关着!”“母猪如何喂食添加剂?”……
4月1日一大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教研室吴斌教授,和湖北省兽药工程研究中心猪病检测所所长郭海兵两位养殖专家,在应城市畜牧兽医局驻杨岭镇工作组的诚挚邀请下,下到乡镇农办、畜牧动检站、村组养殖场,来到驻点的杨岭居委会、明光村、吴集村、卡房村,对120多名养殖户现场集中开展养猪技术培训。
应城市畜牧兽医局在“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中,大力实施“上门培训”、“进场帮教”、“对等指导”工程,通过请进来讲课和送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新型养猪技术培训课堂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提高了众多养殖户们发展规模养殖的信心和动力。
v在设在杨岭镇的科技讲堂上,省里来的两位专家,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结合猪场的模式,对《母猪常见问题的处理》、《猪病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认真讲解和细心阐述。
吴集村养猪大户黄伏平告诉记者,他对预防和治疗猪病掌握的不多,在听了教授专家们的讲座后,一些生猪的常见病再也不用怕了。“省里的专家来把技术送到我们家门口啊,搞得蛮全面啊,表示蛮感谢!”黄伏平感激不已地说,“今天的培训活动,也为我们以后养殖指明了方向,常见病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啊,专家们现场讲了以后,我们更明白了,养殖也更放下了!
应城市杨岭镇棉田村养猪大户杨志刚,在村里建有一所规模达3000头的“150“模式养猪场。对养殖方面的技术,他是求贤如渴。在镇里听完集中讲座后,他又极力地邀请省里的专家到他的养殖场现场传授技能。
一走进杨志刚的猪场,吴斌老师就对他的猪舍给出了修改意见。吴斌教授问养殖户杨志刚道:“你是150模式的养殖?为什么还把窗户都打开呢,还开了对面墙壁的窗户,太养尊处优饲养的猪,那可不行!”
“本来是冇打开的,后来觉得150可以把窗户都打开的,那面的话就全部打开了!”杨志刚接过话茬,说出了开窗户的理由吴斌教授也肯定地指出,关窗有时候也是很有必要的。“停电的问题,应急的,如果有发电机,那这个窗户就一年四季都关着,也没甚么影响嘛!”。
半个多小时的猪场参观和现场指导,让应城市杨岭镇棉田村养猪大户杨志刚在感激的同时,更多地是增添了更大规模地发展养殖的信心和决心。“听完课以后,华农的吴斌老师能够亲临我的猪场,帮助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点难点问题,来跟我们得到解决,对我以后的养猪事业是一个促进!”杨志刚还说,“希望以后这样类似的活动多举办一些,提供我们养殖户的养殖观念及技术,使我们的生产技术更加提高一个层次。”
应城市委组织部、市“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办公室、市畜牧兽医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杨岭镇工作组牵头负责人参加了近日在杨岭镇组织的应城市畜牧兽医局“千百万”活动养猪技术培训会议。
据了解,当天,应城市畜牧兽医局还采取专家讲座与现场养猪户提问交流、抢答和摸奖等形式,为广大养殖户送去养殖技术资料5000多份,兽药和消毒液20多件,现场解决群众久拖不决的疑难猪病10多例,收到广大群众和养殖大户们的交口称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