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同武汉科技大学实行优势互补、双向合作 |
孝感广播 2004-5-12 |
|
|
|
|
|
 5月12号上午,应城长江埠赛孚科技园门前,竖起了彩虹门,写有“建火炬基地打造全国闻名精细化工城”字样的彩球高高飘扬,应城市人民政府、武汉科技大学科教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应城长江埠办事处依靠武汉有机化工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建成全省首批乡镇工业园的示范园----长江赛孚科技园,主要从事研究生产、销售精细化工新产品,其电解有机氟在全国销量第一,每年实现产值11.2亿元,税收2.4亿元。     今年 长江赛孚科技园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基地,为了让应城市更好地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这个市积极同武汉科技大学联系,将长江赛孚科技园定为武汉科技大学科研、教学、实习基地,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刘光临、孝感市市长岳勇在热烈的掌声中为实习基地揭牌,孝感市委副书记张文启以及应城市市长高楚元等领导出席了仪式。    揭牌仪式后,应城市市长高楚元同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刘光临在应城会堂签订了科技合作签字仪式。从此,应城市成为武汉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应城市依靠科技助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经济效益在全省县市中连续4年保持领先地位。近3年,应城市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市。近年来应城市的科技投入年增长幅度达到5.9%。他们还引进外资1362万美元、内资7.29亿元人民币,参与发展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到4月中旬,全市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都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有13家企业还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6家。 针对盐化工业投入大、存量大、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应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引进汉商来加大开发力度,先后引进28家企业盘活存量资产2.46亿元。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应城市不能仅仅把他们看作是一堆“死物”,而要作为“活”的生产要素来配置。 通过科技把不良资产的处置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带给应城一个有希望的项目,一家家红红火火的企业。目前在应城,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58%。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