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科学调度沉着应战抗春旱 |
应城网 2011-4-29 |
|
|
|
|
|
应城网4月28日讯:去冬以来,应城市降雨严重偏少,出现了秋、冬、春连旱。自2010年11月以来的5个多月,累计降雨128.8毫米,同正常年份相比偏少6成。全市河、湖库水位急骤下降,蓄水只占蓄水能力的50%,蓄水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水源主要集中在湖泊和两座中型水库,老观湖已干涸,大部分塘堰干涸,部分小型水库无水可放。各地旱情频频告急。部分地区早稻无水泡田,少数地方中稻无水下秧,据气象预报未来10天全市无明显降雨,旱情将日渐突出,势必影响中稻开田插秧。面对严峻的春旱,应城市按照确保抗旱春耕,确保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这“三个确保”为目标,市委、市政府紧急决策,科学调度,各地反应及时、行动迅速,沉着应战,抗旱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抗旱工作。早在年初,应城市在抓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针对今年的蓄水和降雨情况,早在2月23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蓄水保水的传真,并在汛前检查中把蓄水保水作为抗灾准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各乡镇积极开展蓄水保水工作。当旱情刚刚露头时,4月14日,市农业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副书记汪继芳、市人大副主任吴火祥、市政府副市长袁长祥、市政协副主席张锋)召开了各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抗旱分析会,对当前的抗旱形势作了进一步分析,对抗旱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4月15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再次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当前抗旱春播工作的通知》传真。4月15日至17日,市水利部门组织四个专班深入各乡镇、村,对旱情及抗旱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市防指科学调度抗旱提供了依据。4月28日召开全市抗旱紧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抗旱工作。
领导重视,检查督办抗旱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从4月中旬开始,主要精力突入到抗旱工作中,深入各乡镇检查了解旱情,分类指导。4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长水,市委副书记汪继芳、副市长袁长祥等一行先后到挂口桥、夹河沟泵站、牛角冲泵站等地了解供水情况,实地查看旱情,指导抗旱工作。4月25日市委副书记汪继芳,市人大副主任吴火祥、副市长袁长祥、市政协副主席张锋,深入西片乡镇实地了解旱情,察看水利设施放水情况,并在渔子河水库管理处召开了西片乡镇抗旱工作会议,对西片乡镇的抗旱调水进行了部署。4月26日又在三合镇召开了东北片乡镇抗旱会议,对郑家河放水、府河沿线用水等作出详细安排,要求各乡镇全抗全保,千方百计引水找水,确保当前春播用水需要。市成立西片、东片两个抗旱指挥部,西片由副市长袁长祥负责,负责高关灌区、惠亭灌区、渔子河灌区的抗旱放水工作;东片由市人大副主任吴火祥负责,负责郑家河灌区、短港灌区及漳河、府河沿线的抗旱放水工作。根据旱情发展,拟成立南片抗旱指挥部,负责南部河湖抗旱工作,成立张塆大坝调水专班,提前做好向赛湖灌水准备。
行动迅速,沉着应战抗旱工作。各乡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当前抗旱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南垸、杨河、城北、三合、田店、郎君、黄滩、义和、天鹅抢提河水湖水;长江埠办事处利用汉北河水置换老府河积淀污水,并发动鼓励群众打机井,解决目前抗旱缺水难题;三合镇在漳河打坝拦水,积极筹措资金,全力做好郑家河搬水工作;陈河镇在五龙河打坝调水;四里棚办事处整修机站台渠;水利部门及时派出专班到高关、郑家河水库联系放水事宜;全市上下把当前抗旱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形成上下一致,集中全力抓抗旱的局面。
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抗旱工作。市防指根据旱情和蓄水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调度,采取“调、引、提、放”措施抗春旱。。由于府河流域断流,严重影响宜化双环公司生产、生活用水。我们积极与孝感防办联系,协调徐家河水库,安陆解放山水库及云梦防办,为企业调水近600万方;3月中旬市防办请示孝感防办,要求关闭了新沟闸、东山头闸,抬高了汉北河水位,保证汉北河和大富水河道的蓄水,3月29日开启麻河闸、六孔闸、夹河沟低闸等涵闸引水,沿河、湖机站提水1200万方。4月20日市防办又主动联系天门市防办,了解汉江罗汉寺闸引水情况,请求天门自汉北河加大流量,抬高汉北河水位;我们调度夹河沟泵站开机4轮次,向老县河灌水750万方;调度短港水库4月3日开闸放水,已放水420万方;渔子河水库4月22日开闸放水,已放水120万方,小型水库已开闸放水。据初步统计,全市累计搬水4800多万方,有效缓解了旱情。(黄宣和 陶智伶)(责任编审 冯辉)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