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一中喜获“湖北省示范中学”称号 |
应城网 2011-5-26 |
|
|
|
|
|
应城网讯:5月24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邴俊英、副主任余国芳,孝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韩传银、李俊平等一行,在应城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为应城一中举行了“湖北省示范中学”授牌仪式。
恰逢第五届“武汉城市圈”教育督导协作会在我市举行,全省“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教育督导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在授牌仪式结束后,参观了应城一中的校容校貌,查看了该校落实课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探索“三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等工作的档案资料; 考察了该校艺体教育中心、校史馆、科技创新展览,仔细了解了该校创建省级示范中学以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据悉,应城一中通过创建省级示范中学,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探索“三案”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探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途径,取得可喜成果。
以英才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校曾一度陷入生源不佳、名校突破难、一本上线率不优的窘境。如何将该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如何使学校成为应城教育的品牌? 该校在引导师生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同时, 突出加强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不断向教学管理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向课程改革要质量。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该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开办慈善阳光班,留住优秀学生,提升教学质量;深入开发“拓展案”和“培优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细化培优辅弱措施,强调学生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一批本科升学率。该校承担了北京大学“英才培育计划”在湖北省的唯一应用合作项目, 通过开办实验班, 创造一条帮助优秀学生进入名校的新途径。
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已成为该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2009年,该校首次组队参加全省机器人大赛,即获得省一、二等奖各1项,参加第23、24、25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24项次,参加全国第7届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获全国25项一等奖中的5项全国一等奖;参加全国第8届NOC大赛,囊括4项全国一等奖; 在全国“信息技术发明创新、教学学具和教学仪器创新设计”高中组比赛中,获得2项“发明创新奖”。2011年4月,学校3名学生在全国化学趣味实验大赛中均获全国二等奖;在第26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三维电子水平测试仪”、“自感现象演示仪”均获省一等奖;“落水紧急救生器”、“大气压强演示仪”等六件作品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有趣的小点成像》等9篇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
以艺术教育培养特色人才。该校按照新课改理念,成立艺体教育中心,制定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开足开齐艺体课程,实施“兴趣分班、施教分层、授课分类”的教学模式,对爱好艺术的特长生制订培养计划,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全方位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学恔艺体教育全面开花,近三年高考本科升学率90%以上,先后有2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艺术专业。艺术教育的突破,是应城一中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奠定了应城一中艺术教育在全省首屈一指的地位。学校被授予“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北省书画教育实验学校”称号。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已成为应城一中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该校通过创建省级示范中学,使办学理念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文化、文明“双核心”德育理念,自主“体验式”德育活动和班级“合作文化”的德育经验厚厚实实;校园文化建设枝繁叶茂,以文化立魂,书香校园深入人心。目前,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特色鲜明,它们和英才教育三位一体,构成应城一中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
当日,省、孝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一行对该校在创建省级示范中学过程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和丰硕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勉励该校以创建省级示范中学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把应城一中建设成为荆楚名校,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韩开 平允)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