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远安:古稀之年终圆入党梦 |
应城网 2011-6-17 |
|
|
|
|
|
褚远安 口述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余良斌 整理
我叫褚远安,今年77岁。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1951年我参加工作时第一张履历表上父亲一栏我写的是“下落不明”,而这也成为此后我多次写入党申请却不能得到批准的主要原因。
由于是地主家庭出身,且父亲在解放前曾在国民政府云梦县任过职,因此我的“成分”一直不太好。解放后家人与父亲一直失去联系,当时以为他去了台湾。因此在我工作后,我虽然多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均未获得批准。我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是1955年7月写的。此后,在每年的7月份和12月份,我都会向组织递交两次申请书,但始终未能获得批准。
从1955年到1966年,我总共向单位所在的党组织递交了24封入党申请书,但都因为自己是地主家庭出身和父亲的历史问题而未获批准。虽然写了这么多封申请书都未获得组织的批准,但我没有气馁。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向先进分子学习;生活上我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因为入党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1985年,我任应城实验中学副校长,组织上动员我写入党申请书。而此时,关于父亲的历史问题已经查清。
1985年我积极响应了组织的号召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没想到还是没有能够获得批准。于是我找到教委领导,通过谈话了解到,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原因组织上觉得我还达不到考察的要求。“你工作上做的出色,生活上也能严于律己。但就是性格人有些要强,这样不利于团结同志。”听完领导的话,我回去也做了自我反省,发现在性格方面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后我一方面改进自己性格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共产主义著作,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1995年,从岗位上退休后我以为这辈子都无法实现入党的梦想了。2004年,我在应城市老年大学发挥余热。当时老年大学要成立临时党支部,于是我再次提笔写了入党申请书,这次得到了组织的批准。2004年的11月29日,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年,我70岁;这一年,离我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整整过去了50年。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