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中心小学:让每朵花儿尽情绽放—应城市城北中心小学素质教育侧记 |
应城网 2011-6-21 |
|
|
|
|
|
应城网6月20日讯(特约记者李育生 通讯员曾艳瑛 王继华):这些年来,当过重的课业负担或多或少影响到天真活泼孩子的思维时,应城市城北中心小学却是另一番情景: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欢快的场景里创造。不仅学生智力得到了全面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被应城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校少先队被应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红旗大队”。
面对众多的荣誉,校长丁海波一语中的:这缘于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脚踏实地的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城北中心小学是应城市的名校,每年招生季节,市区厂矿企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这里求学。但是,多年来,学校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坚持按片招生,凡属本辖区的适龄儿童,一律录取,为使学生都能受到比较均衡的教育,学校坚持不设重点班,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和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相互搭配,教学条件的提高更是一视同仁。
能否面向全体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是如何面对所谓的“差生”的问题,城北中心小学爱护后进生、转化后进生的奖就设了两项。他们不但从制度上给予保证,而且通过具体措施进行落实。
六(1)班陈亮新同学,因身体素质差,经常生病,造成缺课,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把自己无私的爱,更多地倾注到这棵弱苗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过黄春开等一茬茬老师的呕心沥血,陈亮新成了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荣获“城北街道办事处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去年小学毕业时被城北重点初中录取。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看似一个简单的词语转换,却凝聚着城北中学小学老师们不懈的追求。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城北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对高分数是否等于高质量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但在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分数名次不能简单地与办学质量划等号。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快乐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位置。为此,从2008年开始,在教导主任徐玉荣的带领下,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科研组织,并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学改革。
容平华老师经过认真调查分析认为,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写作兴趣。容平华老师曾经上过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她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智力游戏”,顿时同学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喜。游戏开始了,有看图成语、有脑筋急转弯……同学们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热烈讨论,全身心都沉浸在活动中。
游戏结束了,容平华老师让学生叙述自认为最精彩的一个情节。同学们个个都手舞足蹈,描绘得有声有色。第二节作文课,容平华给学生们布置了《智力游戏》这篇作文,告诉同学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批改作文时,连老师也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篇篇作文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充满童趣。
有了作文的兴趣,还要有会写的本领。于是,教导主任徐玉荣和一批教学骨干在作文指导、批改、讲评等环节上进行改革,作文指导课由过去老师出题唱“独角戏”,改为让学生自己当“主演”,批改作文采用“学生自改——同学互改——老师审批”的三步改法。这样一来,变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为同学们之间相互启发的双向交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学写作文的兴趣。近年来,学校已有320多篇作文在市、办事处获奖,有40多篇作文在报刊、电台上发表。
作文教学改革的成功,带动了其他各学科教学改革的进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