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杨河雏形初具 |
应城网 2011-10-12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10月11日讯:清风徐徐,阳光明媚,应城市杨河镇宽阔的街道边,百余盏太阳能、风能节能路灯整齐排列,成为街头一景,街道两旁一片片居民区规范有序、洁净优美,街上居民拉家常、谈生意、话农事,怡然自得.
9月底,农民黄业云一家从大堰村黄家组搬到了杨河集镇.方便的自来水,优美洁净的居住环境,镇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黄业云感觉自己成了 “镇上人”.
近年来,应城市杨河镇围绕“打造宜居杨河,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积极、稳妥、高效地建设小城镇.选定马堰、西合、上杨、巡检、短港、古峰、聂程等7个居民点作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龙头,镇村一体,整体联动.至目前,中心集镇常住人口已达1.5万人,马堰村、聂程村、西合村居民点、孙罗、巡检富民小区建设已初具雏形.
2006 年,小城镇建设之初,杨河镇请湖北省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后又聘请孝感学院专业规划设计人员对全镇38个村的村级基础设施、村庄布局进行详细规划,至2010年底38个村的规划已全部完成.
为了解决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资金瓶颈,该镇对原镇农行、国税、棉花站、车站等单位和孙罗小组20亩沼泽地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引进老板开发建设了5个中心城镇小区和巡检街道惠民小区.累计建房3000余套,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
该镇还推出了农户联建、建筑商代建、农户自建等多种建房方式.
农户在规划建设区域内多家联合出资,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自住房.2008年刘堤村村民华汉明联合10位亲邻,在堰内小区统一建起了10间三层楼房,面积1500平方米.
西合村是杨河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根据群众意愿,镇政府在该村八角庙平整山岗15亩,规划建设新农村居民点.村民建房先向村委会报名,满10户由村委会委托建筑商代建,村民每平方米出资560元.目前,该区规划建设的4排40套住房已完成,已有40户农民搬进新居.
在各居住小区、居民点,只要符合规划要求和建筑质量标准,办好相关手续,农户也可自建住房.近几年,全镇农户自建房500户、7500平方米.
“改善人居环境是扩大城镇吸引力的基础.”该镇镇长王克兆告诉记者:“ 我们筹资修建了日供水5000吨的短港自来水厂,年底,短港自来水厂竣工,全镇4.5万人都可用上洁净安全的自来水.”
近年来,实行了村村通;硬化街面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0余盏;修建主干道下水道2000余米;社区建立了14人的环卫队,实行全天候保洁,多村选聘了保洁员.
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杨河中心集镇个体工商户由2005年不足300户增加到600余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江丰米业、华夏超市等多个项目在中心集镇落户,吸纳就业300多人.
土陂村村民周望元搬到集镇后,夫妻二人开了一家农业生产资料批发销售点,在为当地农民购买农药、种子、化肥等提供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有了不错的收入.闲暇时夫妻俩在该镇文体中心打打球、跳跳舞,日子过得好不惬意.(常丹 郑毅 黄海威)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