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地级战略 |
应城网 2012-2-1 |
|
|
|
|
|
应城网1月31日讯:2011年12月20日召开的孝感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云应地区盐化工、汉川新型火力发电、黄麦岭磷化工三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将云应地区盐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列为三大循环经济园区之首,我市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地级战略.
应城市是一座资源型工矿旅游城市,工业基础好、发展快,岩盐资源丰富,境内盐层分布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占云应盆地盐层分布面积的74.5%,资源储量约281亿吨,埋藏较浅,易于开采.为了加快应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应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市委、市政府致高谋远,于2010年2月成立了高规格的应城市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该示范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51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7个,过5000万元项目9个.
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覆盖东马坊、长江埠、四里棚办事处和郎君、三合镇,国土面积242.8平方公里,人口21.8万人,是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被中国调味品协会授予"中国味谷"称号,是我国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硅材料、涂料研发和食品调料生产基地,更是应城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承接武汉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盐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被湖北省列为重点扶持的67个产业集群之一,盐化工产品包括原盐、纯碱、氯化铵、合成氨、精铵、复合肥(含高塔硫基复合肥)、芒硝、烧碱等20多个产品.2010年,区域内有新口径规模以上盐化工、精细化工及相关产业企业56家,拥有固定资产80.6亿元,年生产能力达到原盐403.9万吨、纯碱143万吨、烧碱3.7万吨、氯化铵273.2万吨、复混肥27.3万吨、调味品5万吨,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1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0.1亿元,原盐产销量占全国井矿盐的18.2%,纯碱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83%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知名品牌7个.精细化工产品拥有有机氟、有机硅、医药中间体、酚醛树脂、电镀中间体等8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汽车、生物医药、文物保护、建筑、尖端电镀、生物农药等领域,其中硅烷偶联剂、电解有机氟、病毒唑医药中间体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销规模居全国首位.
目前,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基本形成了以原盐为依托,以两碱为龙头,以精细化工产品为纽带的纵深循环发展格局.区内所属企业充分依托宜化双环、新都化工等大企业,利用其工业废料,巧打循环牌,构建起"盐化工-粉煤灰-水泥、盐化工-粉煤灰-新型墙体材料、盐化工-氯气-三氯氢硅、盐化工-氯气-四氯化硅、盐化工-氯气-石英、盐化工-纯碱-玻璃包装、盐化工-氯气-漂白粉、盐化工-精致氯化铵、盐化工-食盐-食品调料"九条循环产业链.2010年全市共综合利用粉煤灰21万吨、煤渣42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通过就近利用龙头企业生产的成品和排放的废料,区域内产业链不断拉长加粗,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盐化循环经济日渐成型.
随着华能应城热电联产、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应城地下储气库、国家战略石油应城地下储备库"电、气、油"重大能源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区域内能源紧张、能效不高、污染严重等问题.(魏明星)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