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琴—— 用真情演绎人间大爱 |
应城网 2012-2-15 |
|
|
|
|
|
应城网2月14日讯(记者余菊红):经过媒体的多次报道,高亚琴细心照顾中风丈夫的事迹,引起了很多好心人的关注.这对80后夫妻在困难前互相扶持,也深深地打动了我.2月10日一早,笔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城北办事处吴楼村大易塆,看望了病床上的易大涛.
一座简陋的平房里面,一张桌子,几个凳子,一台饮水机、一台旧冰箱和一台旧电视便是易大涛的全部家当.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易大涛的父亲易想照把我们带到了里屋,只见易大涛半卧在床上,乌黑的眼睛一直看着我们,似乎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易想照告诉我们,易大涛中风后,身体的右边肢体便偏瘫了,也不能说话了,以前在学校里面认识的字,也都不记得了.多亏了高亚琴的细心照顾,现在右边的肢体可以慢慢活动了.
说到易大涛的过去,父亲的话语有些哽咽.易大涛还有个弟弟,比他小2岁,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现在在外面打工,工资也只能够勉强养活自己.而易大涛从小就非常乖巧,也很聪明,村里人都很喜欢他.12岁的他在母亲病逝后不久,只身一人南下打工,与父亲共同撑起了这个负债累累的家.
2006年,在外打工的易大涛认识了跟自己在同一个工厂打工的荆州市公安县女孩高雅琴,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二人最终走到一起. 2009年1月,两人正式结婚成为合法夫妻.结婚时,考虑到易大涛家庭困难,家里连套可以住的房子都没有,婚礼是在高雅琴的老家公安县举办的.没有婚宴、没有结婚仪式、没有婚纱和新娘妆,只有一张仓促拍摄的结婚照.领完结婚证后一家人及部分亲戚坐在一起吃了餐便饭.这便是他们的婚礼,然而在高亚琴心里,只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这些已足矣.
婚后不久,两人便有了个可爱的儿子,高亚琴与易大涛也更加努力工作,把儿子留在高亚琴老家,由外婆照顾.易大涛的堂妹告诉我们,婚后两人感情很好,因为想多赚点钱,在公安县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所以经常加夜班,也正是因为这样易大涛才病倒了.高亚琴为了治好易大涛的病,两人辛苦攒下的钱也早已用完了,在她的婆家和娘家两边的亲戚也都欠下了债.当我们问起高亚琴的为人时,易大涛的堂妹说,我的堂嫂人很好,不光对我堂哥好,对我们家的人都好.去年9月,堂哥因为没钱出院回嫂子的老家养病的时候,我也去了趟嫂子的老家.那时候,堂哥右边的手和脚都还不能动,我的嫂子天天喂饭堂哥吃,帮他按摩,还时常鼓励他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那时天气很热,嫂子天天帮堂哥洗头,洗澡,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守在堂哥的床前,从未喊过累.嫂子说,她不怕累,只是因为没有钱给丈夫治病,觉得压力很大.没有我的嫂子,堂哥恐怕到今天都还不能下床.
当我们把荆州中心医院准备把易大涛接过去治疗的消息告诉易大涛家人时,在一旁的二妈激动地留下了眼泪.易大涛的二妈是个典型的农村中年妇女,在易大涛刚出事时,她和高亚琴在医院一起照顾了一个多月,亲眼看见高雅琴为了救自己的丈夫,跪在地上苦苦的哀求医生的那一幕.她心疼地说,只要荆州医院能够帮我们还免些医药费,我们这些亲戚再凑些钱,一定要把大涛的病治好,这个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临走时,父亲易想照和二妈两人把易大涛扶到门口坐着晒太阳.看着这温暖的太阳,我们也祝易大涛能够早日重新站起来,重新撑起这个家.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