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着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
应城网 2012-3-1 |
|
|
|
|
|
应城网2月29日讯:近日,笔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这个中心,抓好高产创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和项目工作四个重点,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收入四个提高,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步伐.
做强三大支柱产业.该局按照种植连片化、品种优质化、栽培轻简化、生产订单化、产销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做强优质水稻、精细蔬菜和双低油菜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市12个重点乡镇建设优质水稻板块面积55万亩,重点建设优质糯稻板块面积32万亩.抓好蔬菜老基地的提档升级,新建3000亩时鲜蔬菜基地.以直播油菜为重点,开展 水田油菜高产技术攻关,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积极组织开展订单生产,三大产业订单生产面积超过50万亩.
健全三大体系.该局健全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执法体系.建立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调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完善可追溯机制,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以打假保春播、打假保秋播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设三大工程.该局重点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入户、农民素质提高和转移培训三大工程.完成应城市粮食增产工程田间工程和耕地质量监测站、农产品质检站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办好杨岭祝墩育秧工厂和杨河星火、罗杨、田店肖黄、汤池打榨早稻集中育秧示范样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0.5万亩;实施好有机质提升项目,积极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2万亩.重点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节能炉,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小型及联户沼气工程,完成清洁能源入户3000户.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新产业、新生活的"五新"农民.加快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植保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种养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完成阳光工程培训3000人.建立10大农业科技推广与体系改革示范基地,组织全市100名农技员,结对帮扶1000名科技示范户,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在田间地头.
推广六大实用技术.该局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重点推广六大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早稻两优287、鄂早18,中稻广两优476、广两优香66、扬两优6号、鄂糯7号,晚稻中9优288、鄂晚17,棉花鄂杂棉10号、鄂杂棉26号等主导品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重点推广以水稻翻(免)耕直播、机械插秧、软盘抛栽,油菜翻耕直播、棉田套播(套栽)等轻简节本高效栽培模式,应用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油菜免耕直播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23万亩.积极推广应用农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专用复混肥和农作物桔秆还田,促进有机质提升,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60万亩.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加强机防合作社建设,实行统防统治,全市综合防治面积超过80万亩.重点推广设施栽培、油稻、早晚连作、薯稻轮作等高效模式技术,全市设施栽培面积1万亩,高效模式应用面积30万亩.重点推广小型沼气池和联户沼气池建设等清洁能源技术,实现"三沼"综合利用.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优良品种、测土施肥和统一机防"三个"全覆盖.
办好七大高产创建样板.该局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重点,重点办好城北办事处魏河畈为主的万亩油菜、天鹅镇北咀畈为主的万亩小麦、田店随应线为主的万亩中稻、杨岭祝墩为主的万亩中稻、杨河镇早稻整镇推进高产创建五大部级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和黄滩临江万亩油菜、陈河镇万亩粳糯两大省级高产创建示范样板.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在农田资源高效利用、有害生物控制、农产品安全方面有所突破.(李俊)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