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一中:春天,我和作家有个约会 |
应城网 2012-3-16 |
|
|
|
|
|
应城网3月15日讯(特约记者程国辉 通讯员李玉梅 ):什么样的作文算得上好文章,考试中得高分的就是好文章吗?文章过于口语化、地方化,这样好么?……3月14日下午,应城市作家协会部分作家、会员代表走进应城一中,与该校200多名文学爱好者一起,开展《春天,我和作家有个约会》联谊活动,共话写作的酸甜苦辣.
联谊活动开始前,原应城市政协主席、应城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木森还应邀为学生们分享了怎样写好文章的心灵感悟.
“引用经典的典故,这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上,经典的语句也好,生动的典故也好,都只是我们写文章当中,如大厨做菜使用作料.”朱木森说,他认为初中、高中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段,如果初、高中还没有阅读的热情和苦读的意志,此人很难有大的前途,这是前提.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很贴切地用点典故.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爱某一个作家,就会爱某一个作家的著作;爱某一个作家的著作,我们就会跟这个作家特别地亲近,这可能是一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宁可认准某些作家,而不要迷信这些作家开出的书单.”朱木森等应城市知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还一致认为,高中生的阅读应该是广而博,可多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和经典.兴趣爱好是写作的第一“萌师”,思辨写意是作文的第一“根基”,积累酿造是文章的第一“笔墨”、语言词汇是作文的第一“外衣”.
精彩的讲座,不时引得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贯穿整个交流活动前后的问答式话题解析,令学校老师和高中学生们的写作思维耳目一新,
“他的讲述道理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自己创作、读书的体验,表现了深厚的学养;他的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为我们同学们的写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应城一中教师陈绍明说,“朱主席的报告旁证博引,名人掌故、名家名篇信手拈来,运用恰当.”
应城一中学生张瑶说,“参加了这一次‘我和作家有个约会’活动,我亲见了我们应城作家的风采,以后我在作文方面会更加努力,去把作文写得更好!” 学生傅书樵表示,高中生应该对写作持认真、坚韧和韧性态度,这样才能做到最好,他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守着这种精神,并且越走越远!
活动现场,应城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还向应城一中师生赠送了签名的500册代表作和《蒲阳花》文学刊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