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首例自体带血管骨移植在应获成功 |
应城网 2012-3-18 |
|
|
|
|
|
应城网3月17日讯:3月16日,孝感市首例带血管自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手术在应城市人民医院获得成功.
今年51岁的应城陈河镇女性患者方某最近自感左手腕关节疼痛不适,经诊断为近腕关节部桡骨骨巨细胞瘤,肿瘤细胞已经对其桡骨近手腕端约12厘米几近侵蚀殆尽,必须立即实行组织清扫以及骨重建,否则整个左手会因没有桡骨支撑而残废.
目前世界上暂无人造材料能代替手腕部桡骨,同种异体(同为人类,其他人的桡骨,包括亲属)取材又存在来源困难以及有着一定的排斥现象.唯一挽救方太手腕既经济又高效的办法就是自体带血管骨移植(不带血管的骨移植成活率低,且愈合缓慢,术后手腕功能也无法恢复).
经过充分准备,3月16日上午9:00,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方太走进手术室.医务人员首先清除方太被肿瘤细胞侵蚀的手腕桡骨端,并找出桡动脉、头静脉,为移植骨块提供养料和代谢物的进出通道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另一组医务人员在患者左小腿腓骨近膝盖端提取供骨.这是整个手术的关键.由于骨静、动脉血管异常娇嫩,哪怕是丝毫的牵扯都有可能造成血管内壁损伤,影响到术后的血液交换,甚至直接导致移植骨不能存活.细心的医务人员在小腿深层组织中将这两根直径不到1.5毫米的血管小心翼翼从周围软组织中展开分离,途中还要避开其他血管、神经、肌腱等多个人体组织“雷区”.不一会,医务人员们额头便冒出细密的汗珠,但长期的临床实战使得他们依旧眼不眨,手不抖,顺利完成分离.
最后是供骨移植,将骨块携带的静、动脉和手腕头静脉、桡动脉进行缝合.四根直径不到1.5毫米的血管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手术线缝合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缝合过程中还要确保缝合界面光滑,方便术后血液流通,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经过3个小时的精心操作,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患者自述感觉良好,目前已度过感染关,很快将进入功能恢复期.
首例“带血管蒂腓骨自体移植重建桡骨下端”手术的成功,代表了我市“手外科”技术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填补了地区科技空白,在地区医疗科技的发展和惠及民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图文:张 震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