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农业力争实现粮食“九年增” |
应城网 2012-3-20 |
|
|
|
|
|
应城网3月19日讯(记者丁艳红 特约记者陶茂)素有“膏都盐海”的应城,过去8年在57.2万亩的热土上,创造了粮食“八年增”的奇迹.
龙年伊始,应城放下“八年增”光环,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创特色、夯实基础保增收、壮大龙头兴产业、创新机制促服务、落实政策惠民生的总体思路,用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亿集群,龙年再抬“农”头,力争“九年增”.
谋远与务实并重,奋力实现农业生产“开门红”
“九连增”,增多少?应城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确定今年农作物总播面145.7万亩目标,同比增加1.52万亩.其中,粮食85.9万亩,棉花5.1万亩,油料27.74万亩,蔬菜23.25万亩.
宏伟目标已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发力点”,谋远与务实并重,扎实推进“九连增”.
3月12日,在杨岭镇祝墩村工厂化育秧现场,早稻苗探出绿油油的嫩芽;在黄滩镇早稻生产技术培训会上,一群农民正围着应城农业局专家请教种田技术……入春以来,应城随处可见农业建设的火热场面.
为实现今年农业开门红,应城一大批农业项目正在快速稳步启动.元至3月,建成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4处,完成三合学强、郎君安心养殖公司大型沼气工程招投标,全面启动粮食增产、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项目.同时相继实施老县河综合治理工程、9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代农业小农水省级重点县建设项目,动工建设杨家澥二期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抓紧实施3个乡镇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
为规避农业风险,应城从开年就加强各乡镇防汛抗旱检查督办,目前已储备编织袋10万多条,在六孔闸、夹河沟、府河等重点部位储备沙石料1300方.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1450人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市财政列支250万元水利专项资金……
截至目前,应城共筹措近1.4亿元,挖改塘堰4531口,维修改造机泵站125处,清理沟渠271处,新打机井133口,新增蓄水能力2136万方.10名高中级技术人员采取集中讲授、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6场,培训1600人次.建成杨岭、汤池、杨河等乡镇早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备化肥3.45万吨,各类农作物种子179.6万公斤,农膜400吨,农药40吨,基本满足全市春播生产需求.
农田变“车间”,用工业化理念打造百亿农业产业化集群
围绕打造百亿膏盐产业集群的成熟经验,如何将发展工业的理念移植到农业,让农田变“车间"?
今年来,应城把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作为重点,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出台实施意见,落实鼓励本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强势打造百亿农业产业化集群.
对内,迅速实行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联合重组.促使丰江米业、瑞琪米业、超禾粮油、杨河米业、富水河米业等公司强强联合,组建注册资金5000万元,流动资金1亿多元的糯稻加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按照“民办、民营、民惠”的原则,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把订单农业做大做实做强.
对外,狠抓招商引进.今年重点抓好投资40亿元的湖北富城水产品加工、投资11亿元的青岛啤酒应城公司迁址扩建、湖北稻花香集团应城公司落地、应城矿山公园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中节能光伏农业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培植发展后劲.
品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城将以“白玉”面条、“豪丰”大米、“三结”豆皮、“义马河”酱油等知名品牌为重点,按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要求,提高品牌质量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